深深的吸一口氣,
雨水的濕氣在鼻子裡化開
今天跟著我的鏡頭,
一塊去台北故事館吧!
大樹說:從捷運站拍過去的花博,有獨樹一格的的感覺
今天很特別,我們坐捷運只有2站,
椅子都還沒坐熱,就要下車了
我們沿著花博的美食街
一路走過去,眼尖的大樹發現了這間貝果店
好,丘
好丘,結合在地食材與輕食、
創作品牌與市集、音樂與文化展演,
期待有更多美好的人、事、物都能在此聚集,
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與我們一起發現生活中許多來自在地的好選擇!
位於花博的集食行樂,就要拜託各位去找囉!
(台灣各地都有分店)
去過花博又喜愛樂高的人應該知道這裡吧!
這裡就是樂高餐廳
可以去那兒吃下午茶,
裡面有個區域讓你在那裏發揮創造力
組樂高!!
我去過將近3次了
雖然吃得真的很貴,但有機會一定要去
跟著大樹一起進去,許多人臉上都露出
又驚又喜的表情
看起來是很多人都沒去過
ㄜ..牆上密密麻麻的是.....
....好多好多的樂高人啊
喜歡樂高的人再次強調一定要來!
前往故事館的路上,我們遇見了一個意外的驚喜
-----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
不過說著說著大家好像已經
淡忘了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了吧!
我們要去的故事館終於近在咫尺了!!
漂亮的外觀給了我不錯的印象
我常常經過這,也來過這,
卻以為這裡只是咖啡館之類的,
沒想到竟然是歷史遺跡,隔壁就是美術館
好有文藝氣氛阿
有沒有看到,
大大的''台北故事館''呢
• 1913:在台北市基隆河圓山地區,建起一棟都鐸式風格的洋樓
• 1914:完工,作為他招待政商名流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也作為家人休憩、度假及聚會所在地。
• 1923:陳朝駿在過世後房子幾經易手經歷過多次轉變。
• 1979:由台北市政府徵購,並將此地做為公園路燈管理處北區分隊駐所,用於辦公及置放器具。
• 1987:12月正式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
• 1990: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
• 1998:被指定為古蹟,調查與修復的工作先後展開。
• 日治時期:台北大稻埕茶商,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
陳朝駿曾任同業組合台北茶商公會會長,
為當時蓬勃的台灣茶產業重要人物之一。
這棟房子落成時,為日本殖名地,
當時政府為建立台灣成為政治、金融及學術教育的中心,
有計劃地擴建台北市街,鋪設環城三線林蔭大道;
並且引進各種歐洲建築風格,加以混合、變化,
使得此時的台灣建築展現了極為繁複的特色,
陳朝駿起建的這棟房子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風潮下建造的。
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作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的住宅,
我們有預約2點的定導
導覽伯伯跟我們講說:這架鋼琴是日治時期最好的鋼琴
也是唯一進口的。
他也說這架鋼琴至少有百年歷史了
台灣算是溫帶國家,我們不像歐美國家需要壁爐
在故事館裡看到的壁爐也是屋主為了好看
為什麼要放在這裡呢?
因為這裡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常接待不同的人
走到2樓,導覽伯伯叫我們看窗外
一驚之下,發現窗外的露臺竟是綠色的
原來是因為長年的累積
屋頂的鏽鐵順著雨水積在露臺上
一天兩天不會有事,但一百年...多少也會有吧
而究竟為麼會這樣呢?
因為這棟房子受西方影響,
把屋頂建成冬暖夏涼的模式
也就是用銅做成的屋頂,
國外因緯度高冬天溫度可能會到負,
因為銅可以吸熱,冬天可以讓房子更暖。
像蛇一樣的避雷針,一圈一圈的繞在屋頂上,
如果不是下雨天大家可以到看臺看看
這也是這棟房子百年不毀原因。
這次的導覽伯伯也上了年紀
他跟我們說:他小的時候這棟房子就在了,
以前一望過去就是草地,還有馬場
但近幾年中山高速公路建了後就見不到了
火車站也拆了,變成現在的捷運站
到了2樓,有一道暗門,這道暗門裡頭就是廁所
不過這間廁所可是中看不重用啊
你看看你看看裝潢的多美麗
但每上個幾次就要在水箱加水,沖水下去會通往旁邊的河,
現在因為年久失修堵住了
要是有人不小心尿急闖進去,
可就臭氣薰天了!!
以前屋主想要有一個安靜的空間或是私人空間的時候,
就可以爬這個樓梯上去當個''文藝青年''
不過,這個梯子很重,一個普通的成人還搬不起來呢!!
導覽老師告訴們一個驚人的消息(好吧,先賣個關子)
之後,我們到了後院再上樓,意外的發現有一個遊樂場
說是遊樂場也不算是啦~
其實也只有2個溜滑梯和2個盪鞦韆
我覺得我好像很久沒玩盪鞦韆了呢
但,你知道嗎~
遊樂場的面積有多大,水牢就有多大
因為水牢就在正下方
路人甲:什麼,水牢!!!
沒錯就是水牢,有沒有看到下圖
那個就是水牢的入口,
導覽老師說他也沒進去過
為甚麼會有水牢呢?
因為這裡曾經是日本憲兵隊進駐的地方
沒想到,
今天的台北故事館在恐怖的水牢結束了
還記得好丘嗎?
我跟我弟買了兩種口味
分別是香蕉口味和草莓乳酪
很好吃喔
掰掰
http://www.storyhouse.com.tw/main/modules/MySpace/index.php:故事館相關資訊